為了讓懶得看理財書的女友學會理財,因此規劃了一系列的理財課,希望能讓她看懂(雖然難度很高
Lesson 1 課程大綱:
- 錢很少可以理財嗎?
- 把錢存在銀行不好嗎?
- 通膨為什麼會吃掉我們的錢?
為什麼要理財?簡單來說,如果你不理財,手上的現金和存款就會被通膨吃掉。
那你可能會想問,如果存的錢很少也要理財嗎?其實,就算只能存少少的錢,還是能理財。如果因為錢少而不理財,過了10 年、20 年之後,這些少少的錢就會更不值錢了。
長期來看,過去 2、30 年物價平均就是漲 2% 左右。以 20 年來說好了,如果我們把 2% 乘上 20 次,就會得到 48.59%。以 1 杯珍奶 50 元來說,20 年後的 1 杯珍奶就會是 74 元,這就是物價上漲的威力啊!
然而,現在銀行活存的利率,卻往往不到1%,因此遠遠趕不上物價漲幅,過了 20、30 年之後,辛苦存的血汗錢就會被吃。那麼,薪水很少可以理財嗎?如果存的錢很少,又有辦法理財嗎?
其實是可以的,但在踏出理財之路之前,最好先存有「緊急預備金」。所謂「緊急預備金」,大概是可以支應你3-6個月沒有工作收入也能過活的金額。有了這筆錢,我們才能開始安心理財。
開始安心理財之後,我們首先要理解 1 個很重要的思維,叫做「複利思維」。有了「複利思維」,你就有機會用少少的錢,最後滾出一筆屬於自己的大財富。之後,我會試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你說,什麼是「複利思維」?
總結來說,理財這條路就是越早投入越好,不然辛苦賺來的血汗錢,都要被通膨吃光光了!我們不用怕說,錢很少跟人家理什麼財。重點是要踏出第一步,善用複利思維。
只要越早開始,就越有機會像滾雪球一樣,把小小的錢累積成大大的財富,最後變成一顆讓你可以好好退休的大雪球~
最後,也附上 IG 給有興趣的大家參考。如果你也有個得了「看到理財書就會死掉的病」的女友,這應該可以對你有幫助😂
👉👉 IG點我
留言